黎巴嫩的政治体系是怎么样的
黎巴嫩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内阁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为行使司法权的最高司法机关。
根据1943年独立时的《民族宪章》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担任,议长由伊斯兰教什叶派担任。1990年《塔伊夫协议》签署后,总统权力受到消弱,国家实行权力已转交总理。米歇尔·苏莱曼(Michel Suleiman)于2008年5月当选为黎巴嫩第十二任总统,任期2014年5月25日结束。2014年4月23日黎巴嫩国民议会举行第一轮总统选举投票,因候选人没有获得法定票数,未能选出新一任总统。此后,由于参加总统选举投票的议员未达到法定人数,投票日期被一再推迟。法国总统为什么亲自去黎巴嫩爆炸地点看望群众
谢谢邀请。法国总统为什么亲自去黎巴嫩爆炸地点看望群众?
是呀!阿富汗丶伊拉克、利比亚也经常有大爆炸。。虽然威力没黎巴嫩这次大,但性质都是一样的一一一大爆炸。为什么法国总统不去阿富汗丶伊拉克丶利比亚,而去黎巴嫩呢?
两种可能,一,:对爆炸现场感兴趣,不好意思去阿富汗丶伊拉克、利比亚,怕得罪主子国一一美国。所以就借此机会去黎巴嫩去看爆炸现场,不得罪美国。
若不是以上的原因,就是事先准备去黎巴嫩访问,正好赶上了,顺便去看看,以示关心灾难,并表示慰问而已。
不必做过多猜想。
希望各国人民都汲取此次悲惨的教训。加强对危险物品的安全防范。不可大意。
中东地区本就是世界的“火药桶”,而黎巴嫩更是中东地区的“雷管”,稍有不慎,就会山崩地裂和地动山摇。
只因存放在贝鲁特港口仓库已达7年之久的2750吨硝酸铵被引爆,相当于一颗小型核弹将中东的“巴黎”——贝鲁特彻底“毁容”。
此次爆炸,不仅造成数千人死伤、数万人无家可归,还至少给黎巴嫩造成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对仅靠金融和旅游业为经济命脉的黎巴嫩来说,不啻遭受一场断骨抽筋般的伤害。如果此次爆炸最终被定为一场意外事故还好,倘若是遭受某国或某组织人为破坏的话,难免会在中东地区掀起滔天巨浪。届时,自会有无数难民逃离该地区,并蜂蛹涌入欧洲各国,必将会对欧洲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与破坏,这就是马克龙会在第一时间赶往黎巴嫩的根本原因。
黎巴嫩独立前就是法国的殖民地,两国因此属于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马克龙此时来访,一是表达“亲切”的慰问及随一些“礼”,二是安抚对方,千万不要胡思乱想,进而引发地区冲突。
如今,黎巴嫩境内尚有数百万叙利亚、利比亚战争及巴以冲突的难民,日子过的本就紧紧巴巴。贝鲁特的港口遭此一炸后,整个黎巴嫩就像得了”脑出血”一般,立刻陷入瘫痪,马克龙可不想看到这种情形甚至更加恶化的局面发生。
马克龙此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帮黎巴嫩确认一下贝鲁特港口是否真的遭受导弹袭击或人为破坏。如果不是一切都好说,他会号召欧洲诸国送钱送物给黎巴嫩,只要别向欧洲输送难民就行。
昨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贝鲁特港口爆炸后,近6万人黎巴嫩民众签署请愿书呼吁法国直接托管自己的国家”。
按照请愿书上写的:港口爆炸事件显示,黎巴嫩官员完全没有能力管理这个国家,所以黎巴嫩应该回到法国的托管之下,以建立干净和持久的治理模式。
这封请愿书,我们可以看出,黎巴嫩民众对政府体系的严重不满,以至于希望将国家交给其他国家托管。过去数年里,黎巴嫩国内经济崩盘,物价快速上涨,失业率急速上升;外部又还遭受美国的打压制裁,以及以色列的军事打击,日子过得可谓是很艰难。再加之黎巴嫩政治生态始终是妥协再妥协,如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外长、武装部队总司令、议会议长等各项职务,都由不同的派别和宗教代表人所担任(该国有100多个政治团体),这样一来导致各派之间因为利益之争往往会相互推诿扯皮,政府效率极低。另外,政府官员还存在严重腐败问题,因此民众对目前的黎巴嫩政府体系早已是失望透顶。
我们看看法国,以前黎巴嫩是属于法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这种委任统治一直持续到1944年1月,法国才将权力移交给黎巴嫩政府,自此黎巴嫩才获得国家独立,所以法国在黎巴嫩有着非常浓厚的影响力。
最后回到问题,法国总统为什么亲自去黎巴嫩爆炸地点看望群众?拉拢人心、扩大法国在黎巴嫩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法国深度介入中东局势,获取利益的跳板。马克龙政府在此次爆炸事件中,处理应对方式可谓称得上“优秀”二字,将一场灾难转化成了机遇,所以我们看到,爆炸发生不久,马克龙政府就迅速敲定并执行前往黎巴嫩的形程,甚至马克龙本人出现在爆炸现场看望受伤和受灾黎巴嫩民众,比很多黎巴嫩官员出现的都早一些,不知道的还以为马克龙就是黎巴嫩的总统了!
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彰显领导风范
黎巴嫩曾是法国殖民地,此次遭遇大难,作为曾经的领导带着礼物前去慰问和探望,情理上说得过去,毕竟有过一段历史渊源。
还别说,黎巴嫩国内真有些民众与之呼应,据说截止昨天居然有6万多人签名呼吁法国接管黎巴嫩。也是怪事啊,看来双方都有基因传承。
2,现实考量
由于历年的中东战乱,导致黎巴嫩境内尚有几百万难民,而黎国内经济结构单一、脆弱,金融和旅游是其支柱产业。此次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导致的后果如果失控的话,势必会使得大量难民逃离涌入欧洲,这是欧盟各国最担心的。
所以马克龙第一时间赶赴黎巴嫩安抚对方,稍安勿躁,我会帮你渡过难关,只是你得把难民看管好就行了。
马克龙行动还算迅速,突访黎巴嫩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国际社会呼吁召开援助黎巴嫩的巴黎国际会议,连自私自利、一切美国优先的特朗普都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参会。
3,增加大国领导人的份量
在当今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中,马克龙算是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近几年来一直试图主导欧盟事务,无奈身旁有个更强大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此外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世界级的领袖人物,像拿破仑、戴高乐等,这显然也令马克龙艳羡。此次黎巴嫩灾难,无疑是一次契机,马克龙当然得抓住机会好好运作一番。
政治作秀以及商谈贸易订单!首先就是政治作秀,毕竟像是化工品爆炸属于是人道灾难,目前为止虽然很多国家已经表示慰问,但还没有一个国家派专人去慰问,而这个时候法国总统第一个跑去黎巴嫩看望群众,无异于是给予黎巴嫩人民以好感,而在后续的灾后重建问题上,相信有大量的订单会落在法国人的头上。
另外就是贸易订单,毕竟目前想让黎巴嫩用美金来交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黎巴嫩毕竟是一个国家,没有现金可以用资源,只要这笔贸易订单落在法国人头上,马克龙这趟黎巴嫩之旅就不亏。
另外就是在中东发展一个立脚点,众所周知中东向来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但是俄罗斯不讲规矩扶持叙利亚开始插手中东地缘政治。一般情况下就是如此,只要有一个人不讲规矩,那么不讲规矩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法国就是其中之一,只要在黎巴嫩站稳脚跟,既可以涉足中东事务又可以挟持以色列发展,更可以与美国平等的谈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被称之为中东的“巴黎”。战火硝烟摧残这座美丽的城市,如今已是满目疮痍。这次的“大爆炸”更是雪上加霜。法国总统的到访其实就是安抚安抚……
两国关系特殊,说白了以前的黎巴嫩是法国殖民地,中东地区不单止是黎巴嫩、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都是属于法国势力范围,黎巴嫩发生大爆炸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个前往贝鲁特港口爆炸点看望民众,马克龙到达黎巴嫩机场时,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前往机场迎接法国总统,兵荒马乱时,法国总统过去黎巴嫩添乱?当黎巴嫩民众大骂当地政府腐败时,马克龙抱住她,用热情把这个女人感化了。
马克龙对待黎巴嫩,相比法国对待欧洲各国还要好,第一次见到西方国家如此热情,要是没有估错,法国是仿效东方大国,在疫情期间,对待世界各国的热情,由其是意大利、塞尔维亚、伊朗、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高傲的法国人什么时候变得如要好,令人大跌眼镜。
马克龙的到来,并不是空手而来,而且携带一组12人医疗队、50人搜救队、28吨医疗物资等,这是法国方面对黎巴嫩的慷慨解囊,法国已经视黎巴嫩为小兄弟,甚至这种怀一直延续下去,当然意大利爆发了疫情,向欧盟、北约求救未果,其总理欲哭无泪,最后东方大国和俄罗斯伸出援手,才引发国际重视,德国也相继出手支援,让绝望的意大利重拾信心。
法国两架军除了带来医疗物资,还帮助黎巴嫩方面搭建临时医院,该医院可以接纳数百人,法国军人在他们本国抗击疫情也没有如此卖力,不排除法国政府挽回疫情期间的面子,同时向世证明,法国军队能行,他们同样是在效仿东方大国军队。
法国总统亲自去黎巴嫩爆炸地点看望民众,因为黎巴嫩在19世纪中叶开始就是法国殖民地,也是拿破仑三世带兵侵略黎巴嫩的,马克龙此举,证实法国对黎巴嫩的重视,黎巴嫩有中东小巴黎之称。黎巴嫩大爆炸数十人失踪、136人死亡、5千多人受伤,这个大爆炸让法国相比疫情更为重视,证明了法国在黎巴嫩投资也不少。
法国的反应可谓迅速。8月4日黎巴嫩首都发生大爆炸,法国总统马克龙在8月6日就来到了黎巴嫩,同时派遣了许多法国的人道主义救援队。为什么他这么积极?
1920年,黎巴嫩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实际上这和殖民地没什么区别。1946年,黎巴嫩才彻底独立。
在这20多年里,法国在方方面面改造着黎巴嫩。而法语也是黎巴嫩的第二官方语言。
法国在一百年前就开始对黎巴嫩的投资,双方合作涉及方方面面。
在利益的纽带下,双方的政治家也将对方视为友好国家。这就比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把黎巴嫩作为第一个出访国家,黎巴嫩现任总统奥恩流亡期间就在法国,许多黎巴嫩的官员都曾在法国留学。
近几年来,法国一直被视作欧洲的声音,西欧强国太想打破美国的桎梏,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我们可以发现,不只这次,三年前黎巴嫩总理突然宣布辞职。外界有传言,他是被沙特软禁了。之后,马克龙火速赶到黎巴嫩,这才调停此时。
这种事还有很多,法国近些年来都致力于“务实外交”,提高在各地区的知名度和发言权。
一句话,纵使实力不如当年,影响力不能丢。
如何看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恳求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留在叙利亚
谢邀!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这样做有两层意思,既是对黎巴嫩真主党这些年在叙利亚战场浴血奋战的肯定和感谢,也是向外界表明,叙利亚不会过河拆桥,与伊朗及伊朗系的武装分割。
我们多次和网友朋友们说过,在中东的博弈中,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是棋手,虽然土耳其和伊朗也在争夺这种地位,但是差得太远,实力悬殊。
叙利亚的战局已经日趋明朗,美国和俄罗斯也加紧私下讨价还价,以期实现相互利益最大化。
众所周知,俄罗斯应邀出兵叙利亚,为扭转战局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在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之前,一直是伊朗及其附属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哈马斯武装在帮助叙利亚抵御反对派武装的攻击,如果没有伊朗及伊朗系武装的全力以赴,巴沙尔政权也根本挺不到俄罗斯出兵。
伊朗及伊朗系武装对叙利亚的帮助是真心实意,拼死帮助巴沙尔.阿萨德保住政权并陆续收复失地,实现国家再次统一。而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更多地是考虑自身的战略需求,是为了缓解因吞并克里米亚与西方交恶带来的一系列压力,以及保住自己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以便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缠斗中争得更多筹码。事实证明,俄罗斯的战略目的达到了。
现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被各派势力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尚未被彻底清除,库尔德武装也占领着大片地区。叙利亚的局势还存在变数。西方已经再次威胁武力打击,如果发现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武证据的话。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五常和当今两个超期大国之一,其提供的空中和情报支援固然重要,但是,伊朗及伊朗系武装的地面支持者则更重要。叙利亚可以没有俄罗斯,但是不能没有伊朗及伊朗系武装。这也就是巴沙尔呼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别走的真意。毋庸置疑,巴沙尔总统是真心留客,“老九,别走!”
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能够坚持到俄罗斯出兵,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它们的大力支持,巴沙尔政权能否坚持到俄罗斯出兵的那天,实在是值得怀疑。
黎巴嫩真主党民兵武装接到的是叙利亚政府的呼吁:在叙利亚再停留一段时间。而不是题主说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恳求”,不过就是媒体报道有误而已。黎巴嫩真主党、伊朗的民兵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一直都是以色列的“生死对头”,以色列虽然没有响应特朗普的“号召”介入叙利亚战事,但是自伊朗出兵叙利亚之后,以色列就没断了空袭行动,目的就是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设施。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多次公开表示,伊朗、伊拉克什叶、黎巴嫩真主党必须撤出叙利亚。内塔尼亚胡还就此事多次赴俄罗斯与普京举行磋商,但并未获得俄罗斯的支持。内塔尼亚胡声称:保留对在叙利亚境内的这几个国家/组织军事力量发动空袭的权利。伊朗主导的什叶派之弧可以说针对的就是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都是其中的一环,以色列与叙利亚相邻,当然是对此万分紧张。
伊朗等都曾经表示过不会屈服于以色列的压力,从叙利亚撤军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什么时候撤,要视情况而定或者说是要与叙利亚政府协商后才能定。伊朗是这个态度,黎巴嫩真主党的态度也差不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公开表示,叙利亚战争胜利后,黎巴嫩真主党撤军的问题将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商讨后决定。
叙利亚政府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大力支持以及他们为叙利亚所做的一切表示了感谢,并且还表示:希望真主党在战役结束后,仍能留在叙利亚一段时间。叙利亚目前正准备收复伊德利卜省,大兵已基本上集结完毕,各种准备也差不多了,而且与反政府武装的交火也时有发生 ,俄叙联军已对伊德利卜周边进行过轰炸。可以说,伊德利卜省收复战随时会打响。现在有一个问题:美、法已就伊德利卜省即将到来的战斗发出了威胁,只要出现化武袭击,两国都会出兵。
东古塔杜马镇出现的“化武”视频,给美、英、法空袭叙利亚提供了借口。化武视频是否再次出现,美国等是否再次空袭叙利亚、甚至是直接派出地面部队干预叙利亚内战,现在还不好说。对于此时的巴沙尔政府来说,手里的武装力量当然是越强越好,这样才会打消美国的出兵干预。再有一点就是:即便是叙利亚政府解决了伊德利卜,还有代尔祖尔、曼比季、阿夫林等地未解决。
虽然这几个地方主要依靠谈判解决,但是军事力量是谈判的重要筹码,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连谈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想结果了。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叙利亚政府军收复伊德利卜省,是指日可待。美、法尽管威胁又要出兵,恐怕已经无法扭转叙利亚的败局了。马克龙的言论更像是说给国内那些支持库尔德武装的人听的。特朗普现在忙得很,中期选举是其重中之重,没时间、没心情、更没胆子玩火,搞不好,连中期选举都得赔上。
不管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有没有恳求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继续留在叙利亚,为认为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想要这支什叶派武装继续留下来一段时间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
第一点就是巴沙尔需要战斗力强大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继续帮助其清剿各种武装分子
由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军队中只有哈桑将军的老虎部队等少数部队有战斗力,因此巴沙尔非常依赖伊朗军队和真主党武装等什叶派武装的地面支持,正是伊朗和真主党武装等什叶派盟友的地面支持加上俄罗斯的空中支持阿萨德政权才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所以对巴沙尔来说自然是非常希望真主党武装继续帮助其打下伊德利卜省等难啃的骨头了。
第二就是巴沙尔需要真主党武装帮助其稳住叙利亚战后局势防止武装分子死灰复燃。
现在的叙利亚政府军由于人员伤亡可以说存在严重的兵力不足,因此想要在战后控制全国局势还是有点吃力的,因此就算叙利亚战争打完了还是需要真主党武装的协助,更何况打完战之后真主党武装肯定会要求巴沙尔而他们一定的好处作为报酬,而通过任用部分真主党武装人员不仅可以稳定叙利亚战后局势,还可以满足真主党武装的利益诉求不致于让帮助其的什叶派盟友心寒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三点就是真主党武装实力相对弱小不足以挟制巴沙尔的叙利亚政府。
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俄罗斯和伊朗的宰制,因此把巴沙尔大概是一边想要俄罗斯和伊朗势力在战后继续留在叙利亚保护他,一边又想要这两个适当减少一些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以保证自己在叙利亚的主导地位,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原本就是阿萨德政权的小弟,现在虽然实力更强大了可最多也就取的了平等地位,因此对巴沙尔来说让真主党武装取代俄罗斯和伊朗的部分势力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
针对这个情况,木叔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因为注意到叙利亚外交最近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一个是伊朗国防部长访问叙利亚,表态要继续留在当地;另一个就是巴沙尔公开呼吁黎巴嫩真主党也留在当地。这两个动向,都与俄罗斯有关。
为什么说这值得关注?木叔分两点来简单谈谈。
伊朗在叙利亚大约有10万人,另外伊朗支持的武装力量除了巴沙尔政府军就是黎巴嫩真主党。看看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的打扮,和鲁哈尼以及哈梅内伊异曲同工,就明白他们彼此在军事和宗教上的联系了。
巴沙尔对真主党的表态,实际上就是对伊朗的表态。这也迎合了不久前伊朗国防部长访问时和叙利亚再次签署军事条约提到的,要继续留在当地的背景。
黎巴嫩真主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为主张,与同为什叶的阿拉维派交往密切,阿萨德政府为真主党提供避免以色列打击的生存空间,在2006年黎巴嫩危机时,真主党经常越境进入叙利亚,而巴沙尔采取默认态度。所以在叙利亚内战时,真主党也不遗余力的为叙政府军打击反对派武装出工出力,所以谈不上谁恳求谁,两者是相互利用与协作的关系。
大马士革挽留真主党主要也不是因为自身兵力捉襟见肘,因为在八月初巴沙尔刚遣返一批四五十岁的政府军士兵退役参与战后重建,而从2016年阿勒颇战役的3-4万,到2017年东古塔的6万,再到2018年德拉战役的8万,最后能在伊德利卜云集12万军队,可见政府军的兵源并没有因解放区的扩大而枯竭,相反是越打越多。
在目前以色列表示伊朗撤军换取库特奈拉和平的情况下,真主党武装留在叙利亚的主要目的还是填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逐渐撤离导致霍姆斯省和大马士革省的势力范围,以应对不时之需,所以真主党留在叙利亚本质上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叙利亚政府呼吁黎巴嫩真主党战士在叙利亚再留一段时间。叙利亚政府对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的战绩表示感谢,他们说,希望真主党在叙利亚西北部和东部战役结束后依然留在叙利亚。
而在之前,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告诉外界,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战争胜利后的去留问题将在和巴沙尔总统商讨后决定。
真主党与叙利亚政府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他们曾遭受过叙利亚政府的打击,但又因为黎巴嫩的复杂局势而最终走在了一条战线上。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阿拉维派被穆斯林认为是异教徒,连什叶派也不认它。直到伊拉克什叶派的大学者穆罕默德.贝克尔.萨德尔(就是今天的萨迪克.萨德尔的亲叔叔)和什叶派的一批大阿亚图拉开会,承认了阿拉维派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的一支。而黎巴嫩真主党,是黎巴嫩境内货真价实的原版什叶派,黎巴嫩长期执政的是逊尼派和基督教徒,真主党崛起后,他们的什叶派属性,以及支持巴勒斯坦,反对美国,以色列的做法赢得了阿萨德家族,伊朗的支持,被视为亲密的盟友。
叙利亚在2011年之前一直对真主党提供支持,借此发挥在黎巴嫩的影响力。黎巴嫩本来是叙利亚的一部分,被法国强占时分割,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影响力非常大,真主党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第一时间支持巴沙尔.阿萨德。伊朗向真主党提供了金钱和物资,支持他们出兵。于是真主党在2013年出兵叙利亚,在叙利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以色列长期对抗,擅长游击战的真主党战士对付同样打游击战的反对派武装屡立战功。他们协助叙利亚政府军参加了古赛尔战役,收复该地区,缓解了大马士革的危急局势。又参加了从大马士革到拉塔基亚海岸,连接黎巴嫩边境的战斗,打通了政府军与阿拉维大本营拉塔基亚的联系。
黎巴嫩真主党出兵叙利亚的用时,也在叙黎边境帮助和接收了许多叙利亚难民。
然而,在黎巴嫩国内,迫于海湾国家和西方压力,黎巴嫩政府一直希望真主党从叙利亚撤军,所以,在2016年后,真主党在叙利亚的活跃程度减少,甚至传出了撤军的传闻。
对于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军极力挽留。叙利亚国内许多地方还面临恐怖组织残余势力威胁,几百万返乡难民通过叙黎边境,这些都需要真主党得到帮助,加上西方近期磨刀霍霍,准备再次发起军事打击,叙利亚政府军很希望真主党能留下。
不仅是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已经表示,将会让俄军和伊朗军事力量在叙利亚继续存在,黎巴嫩真主党也是如此。
黎巴嫩真主党长期与以色列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战斗力不容小视。真主党在经济和物质上,主要受到同属于什叶派的伊朗的支持。与此同时,黎巴嫩真主党还和叙利亚有一段很长的恩怨情仇,但是政治有时候可以发生很多戏剧性的转圜。叙利亚政府在内战之前曾支持真主党,以发挥其在黎巴嫩的影响力。
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真主党就站在同属于什叶派(阿拉维派)的阿萨德政权一边,在叙利亚与反对派和ISIS作战,在战场上为保住叙利亚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2015年5月,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首次承认,真主党在叙利亚各地与叛军和圣战组织“伊斯兰国”(逊尼派)作战。
黎巴嫩真主党背后有伊朗的支持,虽不是完全听命伊朗,但是与伊朗进行协调配合是肯定的。支持和保住叙利亚政权是其既定目标,但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也有其自己的政治目标。首先,就是要维持和扩大真主党在黎巴嫩国内的影响力。黎巴嫩是一个宗教成分很复杂的国家,宪法规定国家权力由基督教(总统)、逊尼派(总理)、什叶派(议长)共同执掌。近年来,真主党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才有了沙特强迫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这一出。沙特实际上就是因为哈里里与真主党争夺权力时不够强硬而干涉黎巴嫩内政,欲寻找新的代理人。其次,真主党就是要与以色列作斗争。以色列是真主党永远的敌人,尤其是要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建国乃至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领土。再次,就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共同利益。后二者其实也是伊朗的利益。
真主党主要在叙利亚的北部作战,巴沙尔请求真主党继续留在叙利亚当然是需要真主党的作战能力,以避免极端组织和反对派死灰复燃使自己基本稳固的局势横生枝节,真主党的存在可以减轻政府军的压力。真主党是否会撤离要看局势的发展,尤其要看伊朗的态度。
为了应对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颇省的战斗,叙利亚需要更多的盟友来增加自己的实力,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两处领地的控制权。因为这两处领土为土耳其及其盟友控制着,而且美国、法国、英国也在叙利亚进攻的路上设置了很多的障碍。虽然这些都有俄罗斯协调,但一旦作战时间过于漫长,中间可能会出现无数的变数。
叙利亚已经稳定了,符合俄罗斯的预期,俄罗斯也逐渐从叙利亚撤军,俄罗斯是否愿意在得罪美英法土四国的前提下为叙利亚争取利益也值得怀疑!
而且叙利亚呼吁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留在叙利亚并不一定是参与直接的作战任务,因为真主党民兵为叙利亚战胜发对派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靠近黎巴嫩边境的叙利亚领土都是真主党民兵帮叙利亚打下来并维持秩序的,据说巅峰是有4万多人为叙利亚政府作战,可以说真主党为叙利亚真尽全力了。
而随着叙利亚政府逐渐稳住阵脚,叙利亚政府也不太可能让更多的真主党民兵继续上前线,毕竟真主党还要控制黎巴嫩国内的局势及防御以色列的进攻。而这次叙利亚呼吁真主党民兵在叙利亚境内驻扎既有可能是代替叙利亚的军队在叙利亚政府控制区维持治安,而且这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对叙利亚而言,叙利亚可以让更多的军队前往伊德利卜省及阿拉颇省,当数量及质量都超过发对派时,反对派可能不站而溃。从实际情况来说效果比较明显,已经有反对派的将军投降了。对真主党而言,在叙利亚保持军事力量可以增加对以色列威慑的方向,虽然一直来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威胁都不大,但两线作战毕竟会分散以色列的军力部署。以色列前不久的军力重新部署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而且一旦以色列要求叙利亚让真主党撤出,那么一定会在某些领域对叙利亚及真主党做出妥协。就像以色列要求伊朗从叙利亚撤出的前提就是承认巴沙尔政权并承诺不攻击巴沙尔的军队。这也可能就是以色列绝口不提让真主党撤出叙利亚的一个原因。可以说叙利亚与真主党的双簧演的非常溜,双方都没有承认让真主党长期驻守叙利亚,不给以色列任何借口。
因此,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叙利亚境内的势力还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亲叙利亚政府的,还有反对叙利亚政府的,但总体的局势还是非常有利于叙利亚政府的。在大国方面由俄罗斯协调,再在叙利亚内部有伊朗、黎巴嫩等国势力的支持,叙利亚局势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如何看待以色列总统发言人称:此次黎巴嫩的火箭炮袭击,却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最大武装威胁,无非就是号称被伊朗支援的10万枚火箭炮。但是以色列的军工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很快就研制了“铁穹”拦截系统,这种拦截能力还是以色列独创的。
现有黎巴嫩对以色列能直接产生威胁的就是伊朗产的“胜利5型火箭弹”,这种弹长6.5米,弹径333毫米,弹重915公斤的火箭弹打击范围只有75公里,由战斗部、引信、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尾翼组成。这一些火箭弹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都基本可以应付,加上无人机的侦查预警,以及其它预警和情报,往往对以色列够不成多少实际的损失。
而升级版“凯巴尔-1型”远程火箭弹的射程增至100公里,以色列就研制了针对远程火箭弹的拦截系统,“大卫投石索”反导系统。这是“铁穹”拦截系统的升级版,专门定位拦截远程火箭炮。
反倒是真主党的一般性“卡桑”火箭弹,让以色列头痛,简易发射,飞行时间短,成本低,几十美元的“卡桑”火箭弹,至少需要10万美元的“铁穹”来拦截。但是以色列面对”卡桑火箭袭击,提高了侦查预警力度,靠近以色列边境很难有大规模的“卡桑”火箭弹袭击。往往被以色列空军在火箭弹的运输、仓库、和军火库中被击毁。
零星的火箭弹对以色列来讲,很容易被拦截和摧毁。以色列唯一忌讳的也许就是号称10万枚的火箭弹的大规模远程饱和打击了。这种情况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
以色列民众自我防卫意识很强,经过几十年的战火洗礼,对这种火箭弹袭击已经习以为常了,平常靠近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民居都会建有避难所。万一被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击中,也不会轻易造成人员伤亡。
正因为如此,所以以色列总统发言人才会说,黎巴嫩的火箭炮袭击,却并未造成以色列的人员伤亡。在火箭炮被拦截和民众自我躲避的双重作用下,黎巴嫩的火箭炮当然不会轻易造成以色列的人员伤亡。
图片来源网络
从两方面来看,以色列总统发言人称的火箭炮袭击未造成伤亡。
首先是安定民心,稳定局势。以色列曾占领黎巴嫩南部,黎巴嫩真主党则一真以来对以色列展开武装袭击,主要以发射火箭弹打击以色列城市,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以色列多次出兵黎巴嫩,打击真主党武装,但始终无法彻底消灭真主党武装,双方打打停停。
为防御火箭弹的袭击,以色列研发部署了“铁穹”系统,这是一款全天候的火箭拦截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各类火箭弹,炮弹。该系统于2011年投入实战,多次击落来袭火箭弹,但是面对机动灵活的低成本的各类火箭弹,迫击炮依然难以完全防御。
战时,完全公布已方伤亡,会打击国民士气,鼓励对手信心,耗巨资打造的“铁穹”防御体系依然保护不了民众,会造成民众对火箭弹的恐慌,所以一般都会限制公布,让对手无从知晓战果,以色列历次中东战争,阿以冲突真实伤亡数据公布真真假假。
另一方面,火箭弹是无制导武器,精度有限,本次袭击以色列,或被拦截,或确实没有击中目标,没有造成人员伤之。
以色列和黎巴嫩问题,是鸠占鹊巢,以色列是想灭真主党,但真主党背后有伊朗撑住,加上国际言论,以色列不敢越线,同时全民皆兵,感觉真主党向自己领土发射火箭炮没有违反国际规定。
很久以前犹太人全世界流浪,后来在这个地方有很多阿拉伯人逐渐居住,他们称为巴勒斯坦。
二战后,犹太人复国主义者认为自己民族要有土地建国,在强行推理,以2900多年居住巴勒斯坦为由强势建国。
得到英美犹太人财团鼎力支持复国主义,联合国间接帮助下,成立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国,开始划分土地不平衡,以色列占多,巴勒斯坦占少数,这是阿拉伯世界不满意原因,导致长期冲突。
以色列在阿拉伯国家困斗下,越战越勇,确实承认以色列军队作战思维比他们超前几十年,这是阿拉伯弱点,动不动拉联合国出面。他们不团结,被美国趁虚而入。
阿拉伯世界分两大派: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兄弟整天内斗,以色列人能复国,阿拉伯为何不能团结,那天有人倡导团结没说出来给人家干掉,美以不愿意看到他们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