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翻倍涨价贵过公交,网友盼ofo涨价:多赚钱还押金,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解答百姓疑惑,追踪社会热点,敬请关注头条号“全民普法宣传”~
1、共享单车涨价应该是势在必行,也是价格真正回归到市场,毕竟靠补贴烧钱不会长久,共享单车拥有短途便捷性,应该拥有一定市场。但价格过高,甚至高过公交车,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使用。
2、个人认为,ofo想通过涨价翻身比较难,目前ofo市场占有率急速萎缩,车辆维护和保养几乎停滞,用户体验度极差,在这种情况下还涨价,估计很少有消费者买单。
3、ofo公司退还押金是法定义务,但指望通过涨价挣钱退还押金在互联网公司已经不可能,只能希望找到新的模式和盈利方式挣钱吧。
如果您有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共享单车为何涨价
滴滴单车是什么?滴滴APP是可以扫码“ofo”和“小蓝单车”,“滴滴单车”的表述欠佳。
这里回答一下共享单车涨价这个问题。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盈利是企业第一目的。
共享单车运营的三个阶段:
1、用户掠夺阶段
共享概念出现以后,各个领域都在抢夺市场,掠夺用户,共享单车是最凶的领域之一,为什么?因为这个市场刚需最大,最受资本青睐。资本大佬阿里京东入局,徐小平朱啸虎等大佬也入局,砸入巨额资金抢市场,抢用户。
这个阶段用户骑行基本都是免费,各方都在烧钱。
2、地位确定阶段
这个阶段就看谁出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商业上这样的事情无可厚非。
想要确定地位,有三个要素不可忽略,第一就是资本,谁的资本多,谁就可以砸钱推进;第二是用户体验,这个时代用户体验非常重要,因为不缺产品,就看谁家的产品更好;第三看企业创始人的妥协程度,因为资本开始整合,有钱的都是大爷,摩拜胡玮炜妥协,摩拜顺利发展,ofo戴维不妥协,每天资金注入,ofo现在是半死不活。
3、收费盈利阶段
等地位确定后,市场稳定后,企业就需要盈利赚钱,前面就说了,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肯定要赚钱的,骑一次单车1块钱,企业不赚钱,那就只能提升单价,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流失一部分用户,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就像钓鱼。先在固定的地方撒饵料养着,让鱼儿喜欢上这个地方,然后待时机成熟就开始垂钓丰收。
共享单车如果按照之前的低价运营策略,其实是大幅亏损的,长此以往必然倒塌。可是明知亏损却为何要做?因为它需要用低价来吸引大家使用单车——习惯单车——爱上单车——离不开单车,这一连续的动作,都是用钱在砸出一个市场,让不用单车的人们离不开单车,然后通过涨价来赚取利润。所以现在共享单车涨价,是合理的,也是在大众习惯共享单车的背景下采取的必要手段,毕竟不赚钱,他家的公司就该倒逼啦。
其实,不止共享单车如此,想想以前的Uber,滴滴,是不是都是用的同样手段。先用低价、大幅折扣来吸引用户打车,等用户习惯养成,就涨价赚钱。
共享单车纷纷涨价了,共享概念红火了一年,涨价原因在哪
1.市场已经经历过了前期的野蛮生长阶段,价格拼杀阶段,能存活下来的,再去做价格拼杀已经难以把对方挤走,同时还会有损自己的利益;
2.经过了一年多的培养,已经使客户产生了使用粘性,继续优惠并不会再产生多大的粘性客户数量,所以前期的用户习惯培养已经完成;
3.公司需要一个资金回笼期,才能改变原来的战略模式,通过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做新的市场竞争战。
这很简单呀!
1.前期国内各大共享单车企业都是靠烧钱支撑的。后期烧钱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各种竞争对手在烧钱大战中已经被淘汰。就没有必要在烧钱进行各种优惠。
2.在共享单车企业里已经形成了一家或者两家独大。对市场进行了垄断后,涨价是必然的现象。
这就跟当时那滴滴打车一样。开始你看他各种优惠券各种打折券。现在还找的到不。不管他宣传什么共享不共享的。他们是商业公司。要赚钱的。现在市场抢占的差不多了。钱也烧的差不多了。所以是时候考虑赚钱了。
部分城市共享单车陆续涨价,西安市民:价格若高于公交将不再考虑, 你怎么看
没错!共享单车的价格一旦上涨,人们更多的愿意选择公交🚌或者地铁出行!那样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其它方面,你比如说用于健身、娱乐、喝茶等等!
是用的人多了才涨的价吧,我没用过共享单车,不知道价是怎么算的,用单车的都是什么人,不过,涨价会不会影响单车的使用率或确保原有市场占有率,这要看:一,主要都是什么人在用。二,月支出不超出公交10%又比地铁便宜。如果是这样就没有多大影响。
其他的城市不清楚,就说一下西安吧。目前的西安,为了争取一线大城市,在18年的时候大量落户外来人口,现在的西安,人数已经足够大,人多了,路上的别也多了,车多了,就开始拥堵了,而现在基本上都是上班族居多,在共享单车和公交车之间,我觉得只要单车的价格不是很离谱,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共享单车的,一来,方便,快捷,想去哪里,直接就可以走,但是公交不同,公交车有自己的既定路线,肯定就会绕路,这样在路上的距离和时间就会增多,而且,每天早上上班时间,基本每一辆公交车都是挤的满满的,有些乘客直接是贴在车窗玻璃上,本来上班就已经已经很糟心了,在车上还要遭罪,这样一来一整天都没有好心情。而相比较共享单车,随时随地,方便快捷,而且还可以欣赏路上的风景,这个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这只是行业正常发展的必然顺序而已,任何行业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挣钱。因为,没有利润哪来的服务,没有利润,企业怎么生存发展?要知道这世上没有谁会做赔本的买卖。
共享单车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受到了大量资本的热捧,于是乎他们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甚至不惜给用户高额补贴,让他们免费骑行,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用户沾性,吞噬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资本离去,大量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倒闭,共享单车也成为了许多资本眼里的禁忌,没有了投资来源的企业,不得不减少补贴,开始收费。
其实,共享单车作为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为社会确实做出了贡献,所谓存在即合理,他们涨价也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如果你觉得贵,可以选择不用,毕竟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吗?
共享单车涨价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市场行为决定的,新鲜事物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抢占市场,发展处于无序状态,睡着共享单车的快速扩张,优胜略太,政府部门的管理加强,生存下来的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从不断投放过度到精细化管理,从赔钱做市场到成本回收,涨价是必然。
至于涨价如果高于公共交通,是否需要放弃共享单车,这个定位不准确,共享单车存在的初衷和价值就是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便捷问题,最后一公里肯定是没有公交,也不会贵到哪里去,所以说放弃不一定对产业影响太大
为什么共享单车要调价
楼上的回答不敢苟同。
虽然,我也想让共享单车不涨价,但是不涨价会倒闭的更快。比如酷骑单车。
何以理解?以摩拜和小黄车为例。为了争夺客户,几乎去年大半年,这两家企业都在拼死烧钱,摩拜从新用户首月免费到5元3月,小黄车从新用户免费到1元1个月。这些都是作死的节奏。因为双方的人员工资、工厂购买单车费用、车辆维修、公司租金等运营成本没有一个环节是不花钱的。
明明知道烧钱,为了抢夺用户,还是要咬牙坚持。因为,他们要的首要目标是拼死那些抢食的小公司。当然,很多吃瓜群众会说他们拿用户的押金去投资挣钱了。试问,那些低于一个单车生产价格的押金支付工厂的生产费用都不够,难道这两家公司都是慈善机构?工人都是慈善人员不需要工资?维修人员不需要维修费?房屋不需要租金?其实,前期他们的资金主要来自不断融资。依靠不间断的融资,他们成功拼掉了酷骑单车等免押金的小公司。
当然,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们也在不断探索别的回笼资金的方法。比如摩拜,地图车标变广告、卖充电宝、卖雨衣、卖手套、卖手套、卖纪念品车模等的很多方式来挽回低价月卡造成的损失,但是收效不是太明显。起码小编我不会去购买这些个看似花哨实则没用的玩意儿。(价格太TM离谱)而且早前的商城的礼品都可以直接用环保币、省时币、健康币全额兑换,现在TM直接给清零了!而且改换成了摩拜币,必须加价才能换,并且商品也比之前少的可怜。。(心疼我的大几万币们。。。。)
以上的探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共享单车即便短期内不收钱,想长期运营下去到后期也必须回归收费的。现在国内共享单车企业只剩下3、4家,竞争少了。于是乎小黄车率先淘汰月卡改换1元1小时,摩拜紧接着直梯提价到20元月卡。
提价幅度之大,相信80%的用户都接受不了,很多用户纷纷退押金,预计2个月后才能见分晓。(年前有用户充值了5元3月)。
有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加之自去年底不论是摩拜还是ofo都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所以要想继续运营下去,只能回归月卡充值。毕竟这是除融资外最快速的回笼资金的方法。
20块一个月看似很多,实际上不然。如果你每天上下班都骑车,一天也就1块钱,周末就当免费送了。
本人上班需要15公里,试过的各种方式,地铁加共享单车的方式一天11块虽然不是最便宜,但是性价比最高。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公交车7块,但是一天要多花1个半小时在路上。自己开车油钱加停车费40都不够。我最终选择的是骑电动车,上班时间跟做地铁差不多,但是不用几次换乘,但是一次性投入7000块买车,平均到每天成本也是大概10块,但每天停车充电也很麻烦。
综合算下来,共享单车月卡20元对于上班族不贵,不过要是能10元以下就更合理且容易接受了。
共享单车调价吗?谁先调谁先退出舞台台,要吗再调回来,不然会死的很难看,不信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笔者再这里不是乱说一通,我的依据有三点:一是,现在市场时机还不成熟,毕竟不是你一家独大,市场和用户没得选择的时候,和当时滴滴不能相比较,因为当时滴滴一家独大,有话语权,所以现在时机不成熟。二是,你提高了价格,你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只是让用户多掏腰包吗?凭啥呀!有这么多免费的可选呢?另外一个人一年240元也不是一小的开支,毕竟骑车人都不是有钱人啊!三是,可能是资金链出现了紧张,紧张不去找原因,而是在用户身上掏钱,没那么容易。大家可以算算,毕竟一个人每年240元,100万个用户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1000万用户,甚至更多用户呢,还有我们的押金呢?钱本来就不少,还有隐形的数据,放贷等收入为什么不够用,当然有车辆费用,人员等费用!但这些都是能包住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我举例子大家都懂了,各地没收的车辆堆积成山,没有人去找回,而是没有了,再生产投放,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说,那也是在扔钱啊!
回到主题,笔者认为,收费是在自掘坟墓,而更应该做的是抓好管理,搞好服务是根本,把钱让第三方掏了钱,用户得了实惠,企业赚了钱才是王道!
共享单车涨价了!昨日起,哈啰单车在广州将涨价50%, 你怎么看
共享单车进入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与进入广州都一样,以尽量低的价格培育市场,培养大家的使用习惯,把尽量多的用户吸引进自己的系统,刚开始,基本上以1元骑行半小时到1小时来打开市场,而且还免费骑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吸引新用户。而且,一开始以这种低价来拼消耗,淘汰竞争对手,等待市场的成熟与升级来考虑赢利。
近几日,广州的哈啰单车与摩拜单车由每半小时1元调整升价为每30分钟1.5元,而每一小时则从2元升为2.5元甚至3元。这就是在一些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剩下还能生存的共享单车企业的较统一行动,就是开始实施赢利计划。
共享单车并不是城市里公益设施和公益交通服务系统,他们的一切市场行为都由市场的消费者来决定检验他们的服务收费合不合理,大家认不认同。
共享单车除了吸引集更多消费者的习惯使用和聚集到他们的应用软件,产生更多额外效益可能,否则,若收入不抵成本支出,还有可能升价。这都由市场各种类似服务的比对的性价比来决定他们的价格能否让较多人接受。
共享单车真的集体涨价了?您以后还会继续用它吗
共享经济曾经廉价的原因有:
1)资本偏好规模战略;钱多任性
2)押金在初期带来巨量的正经营现金流;然后愚蠢的全部变成投资流出(灰色不提了)3)创始团队的运营规划存在问题;能力也有问题一个好的项目,需要同时满足2点:有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创造价值、有大的市场规模可以不断复制但是不是项目先要做到盈利呢?不一定。因为前几年有太多不盈利的项目也成功上岸。大A、H上不了,实在不行老美那里几百万买个壳也就上了。
于是看到大大小小的路演报告盈利预期最短也是2年开外。如果共享单车一推出的时候,大家都定价在4元/小时,合理规划基本上就不需要押金什么事了。(除非原本的目的就不在经营,在短期诈骗)现在昂贵起来的原因就是前2项发生了变化:资本花钱不再大手大脚(也没那么多钱),其实资本市场上有很多暗流涌动着,从投资到一级,再到二级割韭菜并购,2018年因为流动性趋紧+审批趋紧,差点害死了不少大佬。插一句,上海滩隐形富...真的多,去年若不是他们出手相救,今年看上市公司老板出事的新闻得多一倍。谁也不容易么不是。
然后就是充押金的规模在2017年就基本现形了。再要谋取巨额正的经营现金流,必须从主营业务入手。就是租金。不该养的部门得砍掉,该收的钱尽量多收。共享单车行业呢,还有一个不可预测的变数是各地有关......。城啊、交啊、公啊、啊,差点说出来了。反正车多车少,车有车无的,成本也不小。再加上前几年该退出的也退出了差不多,也是时候给各大资本股东一个胶带。人家投你募集的资金也得发投资人报告不是。然后题主的问题:多少元/小时最划算。我以前还真的测算过,如果在上海,保持每辆车X个订单/天,基本上3元/小时就完全可覆盖车的折旧+线上线下摊成本。具体公式就不说了,和以前客户的机密有关。
所以4元钱呢,基本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利润。(当然利润是不是真的有还在于运营的人)要说能给社会做什么贡献,也就那样吧,给那些不愿意拥挤、自由出行倡导者一个选择空间。也促进了一点点的就业机会。站在消费者角度上,4元也不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价格,觉得贵自然可以不用。
共享单车骑的次数多了涨价怎么回事
共享单车骑行次数多后价格上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运营成本增加**:随着共享单车企业运维力量不到位,导致大量单车被第三方扣车并需要付费取回,这些额外成本可能会部分转嫁给用户。
2. **套餐价格调整**:部分共享单车品牌对骑行套餐进行了价格调整,这可能是由于整体成本上升或市场策略调整导致的。
3. **大数据定价**:不同用户的购买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平台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支付能力进行差异化定价,即所谓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4. **政策和法规要求**:政府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趋严,比如要求规范停车等,这些都增加了平台的运营难度和成本,进而可能导致用户费用上涨。
5. **市场竞争减少**:随着市场的整合,竞争减少,剩下的几家大企业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改善盈利状况。
综上所述,共享单车骑的次数多了涨价可能与运营成本增加、套餐价格调整以及大数据定价等因素有关。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出行方式和预算。同时,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共享单车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