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确诊1型糖尿病,才13岁还有治愈的希望吗
我儿子2000年5月份确诊1型糖尿病刚好13岁,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想信医学现在他自己也慢慢适应了那种天天打针的无奈,自控能力也比较强;血糖控制比较平稳,乐观面对吧!
同事H老师,临床护理专业毕业,是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她有个才貌双全的独生女,从小视若珍宝,饮食起居无不精心料理。初二那年寒假,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小姑娘吃得多、爱喝水,体重还减轻了。H老师很警惕,就带孩子去学校附属医院检查,空腹血糖接近20(正常大概是<6),确诊1型糖尿病。H老师跟题主一样,无法接受女儿小小年纪居然得了1型糖尿病,要开始打胰岛素。但是这个诊断是非常明确毋庸置疑的,所以孩子还是背上了那种胰岛素微注射的泵。
她女儿刚得病那几年,我们都不敢跟她提糖尿病的话题,H老师肉眼可见地疲惫衰老。过了几年,她女儿考上了上海某医科大学,后来又读了研究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H老师终于放下一半心事,跟我们讲起了这么多年来的治疗经历。其实治疗手段就是胰岛素,但是这个胰岛素泵刚开始用的时候不太容易控制精确,少了血糖控制不住、多了又容易低血糖。熬过去这个阶段,后面习惯了也就好了。
现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最近某附属医院已经开始招募胰岛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了。H老师很关心这方面的医疗发展动态,跟我们说总有一天她女儿能摆脱这个胰岛素泵的。
我小女儿才八岁,上个月住院治疗才查出来是1型糖尿病,现在整个家庭都几近崩溃,但生活还是继续啊,只能接受现实慢慢调整。女儿的懂事和乖巧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可她才只有八岁啊,有谁能体会这种痛苦。
小孩患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按孩子发病的年龄来看,孩子患的应该是1型糖尿病。
首先同样作为家长,非常理解小糖友的家长的心情,但是孩子已经患病,这已经是事实,作为患儿的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个事实。
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作为患儿的家长,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先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孩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还需要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第二件事情就是家长需要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之后将这些知识都将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好血糖控制的方法。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知道,糖尿病(无论是1型还是2型)目前还是无法根治的疾病,千万不要被一些根治糖尿病的虚假广告所迷惑,最后上当受骗,还延误孩子的治疗,导致可怕后果。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一些糖友互助群对于1型糖友及其家长的帮助其实是很大的,建议你去寻找一些线下或线上的糖友互助群,对于孩子的血糖控制及心理安抚都能起到作用。
儿童糖尿病患者基本可以定性为I型糖尿病(但近年来Il型糖尿病的小患者也承上升趋势),它的发病诱因很多种,一时很难筛查其发病的原因,总而言之l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胰岛分泌严重不足导致的。此病没有任何特效的药物治疗,只能依靠外来胰岛素来帮助受体维持血糖的稳定,而且需要终身用药。再则就是通过胰岛细胞的异体移植来改善胰脏的胰岛细胞活性,从而减小对外来胰岛素的用量。一般儿童l型糖尿病的小患者,有条件的都会装一个胰岛泵,减少患者每天皮下脂肪注射的痛苦,但是胰岛泵的注射用金属针头较长,而且要定期更换,所以在埋针和更换针头的过程中也会对小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痛苦,但是这也是目前对此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定要好好的控制饮食,结合锻练,正确的选用外来胰岛素的种类和剂量,不能滥用药。
儿童糖尿病大多属1型,如果已确诊为1型糖尿病那目前治愈可能性则无!如果是2型糖尿病可根据患儿情况通过饮食和运动也许可能达到血糖稳定。这类患儿胰岛细胞破坏,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或细胞毒素等,改变胰岛细胞表面抗原;或某抗原的化学结构与B细胞酷似,则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对B细胞发动免疫攻击。其他如心理应激,营养成份改变(如大豆、黄豆、小麦等病菌,牛奶中牛血清白蛋白)等均可促发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种族差异,系多基因遗传。
一般多数起病突然,症状严重,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严重的表现酸中毒,恶心、呕吐、腹痛、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呼吸深长、脱水、眼眶凹陷、神志不清、昏迷、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可存在胰岛细胞不同成份的自身抗体。
①消除糖尿病症状。②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性发育。④早期发现和防治并发症及伴随症。
饮食治疗的要求?
饮食必须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纤维素,保证正常发育。适当控制脂肪。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
在保证正常发育前提下,血糖不能控制者,可通过调节胰岛素剂量,注射时间和剂型加以调节。
绝大多数儿童1型糖尿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其剂量需个体化。一般均经过开始摸索初治阶段,然后调整阶段,最后是维持阶段其剂量相对稳定。胰岛素治疗阶段应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如低血糖、局部注射红肿、皮疹、过敏反应、局部脂肪萎缩、肥厚等。
小孩得了糖尿病,如果是后天性的,注意饮料、糖果、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肥胖,便可自然康复。假如是先天性的,也就是父母遗传下来的,可以找名老中医调治,根据中医的症候调整。糖尿病中医的症候:它属三消范围,即上消多饮,中消善饥,下消多瘦。适当选择滋阴退虚热、补肝肾不足,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的中药也是比成人好治疗得多。
刻不容缓,首先要对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规范并遵循传统的自然规律!孩子患糖尿病主要是极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从小以饮料为主,五谷杂粮几乎不粘?也是很多都是被父母贯坏!父母缺乏知识,社会缺乏科普教育和宣传!孩子患上糖尿病谁之过?
你会找一个确诊二型糖尿病的人结婚吗
我是孕期查出来妊娠期糖尿病,老公知道也很生气,最后还是安慰我,现在孩子生出来没打针没吃药,各项指标还算正常,孩子也健康聪明,可惜婆婆又查出来糖尿病了,唉,我们都是爱吃爱喝导致的。婆婆饭量太大。我是爱吃甜食。现在中国已经十分之一的人都是血糖高了,不信你也测测血糖,测测饭后两小时血糖,看看高不高,再决定歧视别人吧
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并不是一型由于遗传基因导致。但是想要逆转需要对生活方式做到足够的自律(少食多餐,确保血糖的平稳,然后就是运动;日常膳食中减少快吸收碳水的摄入,有研究蛋白也不可摄入过多,会提高肾脏的压力,尤其是动物蛋白,因为其分子量不大)。我想年级不大就得二型糖尿病应该是饮食和生活方式太不注意导致的。
提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肯定是很喜欢自己的另一半,内心很不舍,但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品质和后代,内心比较挣扎。如果你相信自己和另一半能做到自律,一起去逆转糖尿病,我觉得可以相信一次爱情,但如果内心还不够坚定,那就再考虑考虑吧。
目前市面上会有一些低GI的食物(食用后血糖升高幅度小速度慢),可以试试。不过这些只是辅助,只有从内心想去控制和逆转才行,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去医院具体咨询医生。
二型糖尿病又不是绝症,虽然可能会遗传下一代,但是改变饮食习惯,也可改变土壤。糖尿病后期发展起来会有许多并发症,如果治疗得当,也有治愈的可能的。还是感情为先,疾病为后,还是会选择的。
提问者很有意思,请问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都是飞行员体质,有人可能身体非常好,但也不是每天都生活在保险柜里,天灾人祸也可能会秧及,个人认为二型糖尿病一不是绝症,二不是性病,患者不必自卑,不是患者的人可以多注重养生,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珍爱生命,科普糖尿病知识是好事,但希望不要拿糖尿病人说事,各自珍重,各安天命!
糖尿病不管是一型还是二型,都是没法根治的,俗称慢性癌症,药会越吃越多钱也会越花越多,患者不好受家人也是苦不堪言,真是个无底洞没止境。如果是婚前就患有糖尿病,我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婚后就没办法了只有认命。
十七岁确诊2型糖尿病。能逆转吗?为什么
我是27岁确诊的,开始控制的不好,年轻人嘛,不忌嘴,也常常忘记吃药。有过一次酮症酸中毒,当时空腹达到30几,住院了两周,从那以后就开始打胰岛素。一直到了2018年42岁,血糖控制的都不理想,空腹12,13,打20个单位,餐后还是15,16。
从18年7月份开始健身,自己在头条上学习健身知识,饮食也按照健身饮食,高蛋白,低油脂,低碳水,每周去健身房5天,力量训练加有氧运动。到了19年4月份,体重从80公斤降到62公斤,体脂率从29%降到18%。空腹血糖5.7-6.5左右,餐后7.1-8.7左右,糖化6.2左右。观察了一个月,然后把胰岛素停了,现在每天只是早餐一颗拜糖平,每个月去医院测一次糖化,肾功。现在进入2020年了,一直控制的很好,饮食也已经习惯了,油炸食品,饮料,糖这些食物,尤其是高热量的食物已经戒了。
“管住嘴,迈开腿”这简单的六个字,只要认真执行,坚持下来,糖尿病控制并不难。
还有一点,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广告药品,说什么能彻底治好糖尿病,还有一些说偏方,中药能治好的。想想单中国就1亿多病人,要是他有治疗好的方法,诺贝尔奖早就等着他了,世界首富也早换人了。
年轻人好发1型糖尿病,确诊就是真的有!定时去测血糖,合理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当心低血糖,安时吃药,安心听公立医院糖尿病专科医生的,人家从医多少年,看过多少糖尿病病人,好过那些倚老卖老的,听谁说的什么偏方,受伤的还是自己,糖尿病不可以根治的!
如何确诊二型糖尿病呢?血糖多少才能诊断
很間单,出现体痒,不寐,消瘦,多饮,多食,饥腹感,则尿糖就知。血糖高点,并非糖病,老年人血糖会高点,有钱难买老来瘦就是表现。中医讲消渴症,分上,中,下。三症。同时尿毒症也在此例。中医药调治要理想,它唤醒,修复胰岛功能。西药补充胰岛素,反尔使其功能沉死,这是本人患胆石症,结果切除胆还引发糖尿病的感悟,用中医药调治三个月,糖尿病基好,只要改不良生活习惯基本不再用,现有十八年,感觉良好。
【2018-05-28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当前糖尿病的诊断有个基本的认识,很多人血糖稍微高一点就很紧张自己是不是糖尿病了,再一问刚吃了午饭,所以对糖尿病诊断标准有个认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 发病率逐渐增高,老百姓对糖尿病的认识也逐渐重视起来,从以前经常小区看到的糖尿病足到大家到社区医院去监测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 作用低下引起慢性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 成危害 ,但长期血糖增高 ,大血管 、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 、脑 、肾 、周围神经 、眼睛 、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100 多种 ,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 病。
2型糖尿病要如何诊断呢?首先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任意时间血糖高11.1mmol/L。或者查空腹血糖时,两次或两次以上高于7.8mmol/L。或者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怀疑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若无糖尿病症状,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过11.1mmol/L。上述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既然糖尿病有那么多可怕的并发症,哪些人群该考虑筛查2型糖尿病呢?
应考虑在无症状的成年人用风险因素评估或已认证的工具筛查2型糖尿病。 对于超重或肥胖(BMI≥25kg/m2)并有一项或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无症状成人,不论年龄,应该考虑筛查2型糖尿病。对所有病人,应从45岁开始筛查。如果检查结果正常,至少每3年重复筛查一次是合理的。使用空腹血糖、75g 无水葡萄糖进行OGTT2h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A1C筛查糖尿病均是合适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评估并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且伴有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该考虑筛查2型糖尿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图片来源网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感谢邀请。
2型糖尿病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增加,以及我国人群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群正逐年增加,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赖于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指尖血糖,主要是基于空腹血糖(空腹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或OGTT试验(喝75g糖水后测血糖)中2小时血糖进行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需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或加上OGTT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②对于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人群来说,如果血糖指标达到上述标准,需在另一天复查上述任一指标,如仍达到上述血糖标准,方可诊断。(参见下表)(本表摘自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们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应<6.1mmol/L、OGTT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OGTT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血糖<7.0mmol/L,OGTT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的患者统称为糖调节受损(参见下表),是糖尿病前期,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定期复查,以免病情进展为糖尿病阶段。
(本表摘自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即需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时配合正规的降血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正规治疗很关键,极少部分人群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能够降低血糖至正常。我们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诊治,长期血糖达标是关键,以免病情进展。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对糖尿病确诊的描述,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是WHO(1999年)标准。糖代谢状态分类:1、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2、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 mmol/l,<7.0 mmol/l/;3、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小于7.0,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11.1 mmol/l/;4、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1、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7.0 mmol/l;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随机血糖≥11.1mmol/l。这里的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的是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
以上就是糖尿病诊断的指南标准,确诊糖尿病以后血糖到底多高才算高,这个也是根据患者情况而制定的个体化的控制标准。正常成年人的血糖如果超出了指南中的规定,也就是空腹≥7.0 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一般就视为高血糖。但如果是妊娠期5.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8.5 mmol/l≤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只要其中一点则可认为是高血糖。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专业课里面明确的写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而如今糖尿病逐年高发,出现典型症状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而是体检发现了血糖升高。
正常人空腹血糖范围是在3.9~6.1mmol/L之间,如果超过6.1mmol/L就是空腹血糖受损,如果≥7.0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除了空腹血糖还可以测餐后血糖,临床上常做的糖耐量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GTT试验,正常情况下OGTT2小时血糖要小于7.8mmol/L,超过这个值称为糖耐量异常,如果达到和超过11.1mmol/L也是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的。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不要以为不是糖尿病就不在意了,早期进行干预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如果不重视继续进展那可就是真正的糖尿病了。
原创作者 冯丽 主任医师 营养医师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血脂异常、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