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今年麦子亩产是多少?赔了还是赚了,大约多少钱
又一年的夏收农忙在随着雨后结束了,秋玉米也在雨后五六天出苗。农忙后的农民也纷纷加入外出打工的行列
今年刚刚卖收完了,麦子收割完,晒了两天就卖了680块钱,这是一亩地的收入。去年秋天的耕地、化肥、种子,还有几遍打虫药。春天旱浇地四个小时,追了半袋子尿素。杂七杂八的花了五百块钱,割麦机的费用。还没有算上人工干活的费用。
种麦子的土地半沙性土质,不耐旱,容易旱死苗。好年景一般800-1000斤,去年秋天种的麦子较晚,出苗差,加上春天真干,麦苗没有长高,影响产量。
在农村种庄稼差不多不挣钱,人工费用都不值钱,都是辛苦钱。种地是不舍得自己的土地荒地,再就是自己种的留着自己吃,比较健康。
我们苏北的农忙早已结束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也进入了拔节期,现在已是农闲的时候了,思考一下今年的麦子产量,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都说亩产800斤一亩,可是一算账哪有800斤呢?
我家今年的麦子种了十七亩,还有点搁荒着。因为种了,收获时的麦子还不够收割机费用的!
去年的总收入是10500元,才600多斤一亩,价格是1.08分。今年麦子收下了就直接卖到收购点了,每斤还是1.08分,最后结账的总收入是1.2010元。总体来说今年的麦子比去年增产了,可喜!每亩地的收成是707斤。
视频加载中...用了复合肥17包、每包135元,尿素12包、每包110元,200多元的虫药,200多元的除草剂。机耕费是850元,灌溉水费和农业水费400多元,最后收割机费是850元。
所有成本是6120元,算下来今年的纯收入是5890元!我17亩的地7个多月的收入5890元!这里还没有把人工费算进去!这是真实的数据。
朋友们说说,我们农民种地,到底是为谁种地?这到底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长达大半年的收入就这么点钱!这点收入能买到1平米的房子吗?要种多少年才能买到1平米的房子?
纯种地的农民在当下物价横飞的时候,这点收入能做什么?能够孩子中学的补课费?还是能够缴纳孩子的学校食堂费用?要种多少年才能攒够孩子结婚彩礼钱?真的不敢想象!
还不如我家的一个老母猪生的一窝小猪仔还卖了一万大几千元呢!
说真的:我们农民种地是真的值得去深思了!
今年春季风调雨顺,小麦长的挺好,也算是丰收的。今年小麦亩产量在800--1100斤,淮北平原地区小麦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去掉化肥、种子、农药及收割种植成本,还是赚钱的,每亩大约赚700元左右。
关于今年小麦收成和麦价,我感觉也就那么一回事,与往年整体水平相差不大,依旧是不赚不赔!不过,这两年因气象变化莫测,极端天气较多,再加上病虫害影响增多,可能会相应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并且导致小麦、玉米产量有所下滑,卖价上利润降低一些,因而现如今你问农户种地感受如何,估计很多人强颜欢笑,不屑置辩,也渐渐失去了种地积极性!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目前我们这边农户种地的实际状态和产值,以供参考:
一、今年小麦产量和产值。关于今年夏收小麦,我们这边没有网上说的产量明显下滑那么离谱,从夏收小麦实际情况来看,今年小麦产量和品质较去年的确下降,但较2018年却好太多,因而仍算是正常年份而已!由于我们这边今年小麦普遍晚收,因而小麦水分较低,很多农户机械收割后,便直接或经过短暂晾晒就直接卖掉,夏收期间麦价普遍处于1.12元/斤左右,与去年整天水平差别不大!我们家夏收小麦三天内便卖掉了10亩多的小麦,经过统计,今年小麦亩产量平均1000斤左右,亩产效益1125元,也就是麦价平均为1.12元/斤。
总体来看,今年小麦产量、产值、麦价与往年同期水平变化不大,对于几亩薄田的小农户种植增收或减产影响很小,不过,面对种地和打工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农户已经渐渐失去了种地积极性,尤其是一些村庄面临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工业园区越来越大,导致不愿再种地的想法!
二、种地收入比重继续下降,越来越多农户倾向于打工挣钱。作为一枚返乡农村人,我感觉这几年农村变化越来越大,例如乡村公路升级改造、村村通路面硬化、村里卫生城乡一体化,以及天然气、自来水等城乡一体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户生活条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活成本,在种地增收无望的背景下,很多农户宁愿每天去镇上、县城工业园区进厂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因而更倾向于工资收入的家庭增收方式!
另外,这几年农村条件虽然改善了,但村里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毕竟交通便利了,年轻人进城和返乡越来越方便,更愿意去城里生活和谋发展!因而村里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而这些留守村民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也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打工挣钱路上,例如一些年龄高的农户就去给工厂看门、打打零工、赶集卖蔬菜水果方式增收,也比种地来钱更实际踏实!再一方面,我们这边部分村庄面临新农村建设,进一步降低了种地积极性,例如我一个亲戚家因马上搬迁入镇,已经决定放弃明年再种地了,不愿来回折腾,更乐意住到镇上后以专心进厂打工为主!
所以说,关于现在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小农户单纯依靠目前粮食价格已经很难增收致富,也略显无奈,不愿折腾或增加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因此,我感觉现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区域,很多小农户已处于种地不赚不赔的维持阶段,只要有更好条件改变他们的生活和挣钱方式,那么以后种不种地已经无所谓了!(以上为个人见解)
又是一个秋粮丰收季,农民朋友在欣喜之余,遭遇了哪些烦心事
我妻弟是一个小规模的种田大户,今年的秋季稻子产量大丰收,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不过最近他遭遇的一件事却很堵,他从田里将稻谷收回来后,有几个淮安金湖县的粮贩子上门收购。在谈好价钱以后,装了满满一开车粮食就准备拉走。我妻弟想他们要粮款,对方说现金不足,让我妻弟跟他们去金湖拿款子,金湖离洪泽又不远,我妻弟就自己一人开车跟他们去金湖取钱了。谁知道到了金湖以后粮贩子又重新找了一家磅房将稻子过磅,一称重量一车稻谷比原来少了近两百公斤,我妻弟是一个老实人明知遇见渣了也没有想起来找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校准,生了一肚子气就回来了。
我们知道后问他当时怎么就没有打电话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他说对方说,如果不同意就让他自己租车将粮食再来回去,他算了一下,租车请人还得花钱,费用会超过千元,他想想就忍了。
想想现在粮贩子也越来越不地道,大家本来都是农民,一个是种田的一个是贩卖粮食的,理当相互体谅,我妻弟本来同情他们现金不足,自己驾车跟到金湖取钱,不成想被这群黑心的粮贩子坑了。真是人心不古!
新稻陆续收割上市,价格稳中上涨行情可持续吗
我国的粮食都基本是稳定的,就算有新稻出来都变化不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水及肉食的充足,大体上的饭量己减少到七八十年代的三分一不到。所以水田虽然缩小了,但国家从国外进口补充一部份,所以粮食相当稳定,粮价变化不大。
南方早稻早已收割完毕,接下来是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收购时间,像我家种的几亩中稻也已收割晾晒完毕,从9月16日粮食收购价周报来看,各地早籼稻价格涨跌不一,基本上在1.2元/斤附近徘徊,中晚籼稻、粳稻环比分别上涨了0.3%和0.6%,平均收购价分别为1.24元/斤和1.34元/斤。眼下2019年中晚籼稻和粳稻只有零星上量,仍然以陈粮交易为主,后期随着收粮范围不断扩大,粮食价格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今年部分地区受天气因素,水稻产量有所影响,农民也期待着水稻价格能有所上涨,但具体价格如何还得看后期变化。9月20日八个部门联合发出消息,要求各地做好2019年秋粮收购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该启动或者停止最低收购价预案的要及时响应,这也意味着秋粮收购的序幕即将拉开。2019年新稻陆续收割上市,价格稳中上涨行情能否持续?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对当前粮价有一定提振作用,但提振效果有限
现在中晚籼稻和粳稻还没有集中售粮,前期部分粮源价格处于偏低水平,近期出现一定的上涨,可以说是价格的理性回归。比如说中晚籼稻,2019年的最低收购价为1.26元/斤,而当前中晚籼稻上涨了0.3%后价格为1.24元/斤,离最低收购价还低了0.02元/斤,此时需求企业也比较清楚,后期一旦启动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也得在1.26元/斤,适当地上调收购价,也是在向最低收购价靠拢。2019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后期随着售粮高峰的出现,各地依然会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这对于部分低价地区来说是利好,有利于提振当地粮价,不过这种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二、临储稻谷单周投放量大幅度减少,后期市场关注的重点将转移至新粮上,有利于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自从临储稻谷库存量偏高时,每年的竞价拍卖就没有停止过,前期为了减少临储稻谷对市场的冲击,大幅度调减了单周投放量,原来单周投放量在200万吨以上,调减后单周投放量为40万吨。后期多地新粮陆续供应市场,临储稻谷竞价拍卖会暂停,这对于新季粮源来说是个利好因素,至少可以让市场关注的重点发现一定的转移,原来需求企业盯着陈粮的供应量,陈粮交易暂时告一段落后,那采购需求就只能放在新粮上。不过稻谷和小麦在深加工领域跟玉米有所不同,整体需求量比较有限,而且很多是初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偏低,这也就导致原料的价格难有明显的上涨。
三、进口粮源成本增加,对国内稻谷市场形成一定的利好
虽然我国粮食作物产量比较高,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但一直以来进口粮源也比较多,国内粮源供应充足,又有进口粮源冲击市场,这也就使得稻谷市场存在一定的复杂化。2019年1—7月,稻谷和大米累计进口量为142万吨,同比减少了24.8%,累计进口金额为50.32亿元,同比减少了22.5%。在出口方面,1—7月累计出口量为181.29万吨,同比增长79.2%,累计出口金额为46.2亿元,同比增长61.2%,今年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使得进口粮源成本增加,失去了价格优势,同时利好于国内粮源出口。这对于国内的稻谷市场来说存在一定的利好,后期贸易顺差扩大的话,国内稻谷价格有望出现稳中有升行情。
四、后期粮源供应量不断增多,加上陈粮供应充足,使得2019年稻谷价格难有持续上涨行情
现阶段中晚籼稻和粳稻只有少部分地区进入收割期,大量的粮源还没有参与市场,前期部分粮贩有提价收购的动作,也是想借此机会来试探下市场反应。对于农民来说,得有清醒地认识,后期水稻收割范围进一步扩大,很容易出现集中售粮,短时间内市场供应量超过了本身的需求,这就使得价格难以明显上涨,即使是优质粮源,也容易价格出现上涨乏力的现象。还有就是陈粮供应量相对充足,而且去库存效果并不理想,如9月20日投放40万吨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粳稻,实际成交量只有1.68万吨,成交率仅为4.16%,这也说明市场参与度不高。
总之,今年秋粮大概率是丰收年,水稻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一直以来粮源供应相对充足,虽然今年最低收购价没有跟随小麦的脚步,但也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稻谷价格上涨乏力,毕竟新粮加上陈粮市场供求量依然很充足,这也就决定了新粮价格难有持续明显的上涨,基本上会围绕着最低收购价波动。所以农民在售粮心态上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宜盲目的囤粮待涨,特别是粮源品质一般的,更是要及时出手,选择落袋为安。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新稻陆续收割上市,价格稳中上涨,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新稻陆续收割上市,价格稳中上涨行情可持续吗?
时至9月下旬,南北主产区新季中晚稻已陆续收割上市,但因为数量还不多,受各级储备稻谷收购、米厂抢新加工收购等影响,新稻的收购价格稳中有涨。而随着新稻谷上市量的逐渐增多,后期稻谷价格行情也将逐渐明朗,即普通稻谷市场仍将围绕托市收购底价附近波动,优质稻谷将优质优价,但幅度将有限。
一、今年新稻谷的长势、产情并不乐观。已经进入收购尾声的早籼稻,是明确减产的,不仅是面积下降,而且因为不利天气影响也导致单产和品质同步下降。而新季中晚稻同样受到了不利天气的影响,比如东北产区局部受积温低、生长关键期持续阴雨寡照、台风等,使得新稻谷收获期有所延迟、质量也总体偏差;南方产区持续高温,稻谷出米率下降。也就是说,今年新稻谷的产量同比下降应该是大局已定,但减幅并不足以撬动当前的稻米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
二、受经济形势等影响,今年各方面消费偏弱,表现在新大米上,一方面因为新稻质量下降、出米率也低,使得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收窄;另一方面,从已经上市的新米行情看,市场走货也不好,比往年要差一些,使得加工企业对后市的信心也不足。
三、2019年稻谷托市收购底价保持上年水平不变,将给市场相对较强的底部支撑,其中南方中晚籼稻三等收购价126元/百斤,粳稻三等130元/百斤,尽管托市收购启动的时间、力度或许将延迟、减弱,但在主产区启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托底作用也会表现出来。另外,国家粮食部门日前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今年秋粮收购形势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抓好市场化收购,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落实托市收购预案的规定,认真组织政策性收购。
综上所述,随着新产中晚稻的陆续收获上市,在各级储备存在补库需要、加工企业为应对已经到来的大米需求旺季也要存储一部分优质粮源,前期的收购积极性会较强,预计新稻价格也将保持在托市收购底价水平或略靠上的位置运行。而随着新稻大量上市,对托市收购的依赖也会随之提高,预计新稻价格将总体企稳运行。
1582年发生了什么
1、世纪: 16世纪。年代: 1580年代 。年份: 1582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神宗万历十年。
2、大事记:
1月15日 -俄罗斯割让利沃尼亚与爱沙尼亚给波兰。
2月20日 -日本九州地区吉利支丹大名大友宗麟、大村纯忠、有马晴信向罗马教廷派遣天正遣欧少年使节,于长崎港出发,后于1590年返回。
2月24日 -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新的历法,即现行国际通行的公历。
3月11日 -甲州征伐结束--日本大名武田胜赖切腹自尽,甲斐武田家灭亡
6月10日 -葡萄牙宣布独立。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 -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其下属明智光秀杀害于京都本能寺。
7月2日 -杀害主公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在山崎被羽柴秀吉打败后逃亡时,被落武者狩(专门截杀落魄武士的农民)杀死。
7月9日-万历首辅张居正去世,随即遭到明神宗的清算。
8月28日-明光宗朱常洛诞生。
1582年,即明万历十年,这一年首辅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即将亲政,万历帝朱翊钧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还查抄了张居正家。张居正推行的改革被废止,他所代表的时代也结束了,也就是从这一年,明王朝一天天走向没落。
但是在这一年的欧洲,却变得有点诡异:1582年10月4日的第二天,并非是10月5日,而是10月15日。从5日开始,一直到14日,这整整十天,居然消失了。欧洲的历法,奉行“太阳历”,即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来确定一年的长短。在1582年的时候,这套历法已经使用了1600多年,而误差也变得越来越大。罗马教廷采取了一个权宜之计:那就是直接从1582年10月4日以后删除10天。所以出现了这一年少了10天的情况。
5月份会是玉米涨价的转折点吗
感谢你的提问,祝你生活愉快。现在就已经出现玉米行情上涨的趋势了,5月当然也非常值得注意,下面是详细分析,希望可以让你满意。
最近几天小麦市场吸引了大家目光,国储小麦昨天拍卖的2014-2020年产的库存小麦拍卖低价上调60元/吨,至2350元/吨。
贸易商们盼望许久的小麦低价提高终于兑现了,一些还有大量库存的贸易商都激动不已,因为这样的提价势必会上小麦的市场价格有所提高,小麦价格被提振起来。
小麦价格的提高其实也得力于替代玉米作为饲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小麦库存大量下降,国储自然机会提价销售了。
而对于玉米而言,其实也是利好的,毕竟在3月份玉米价格已经下跌了很多,与小麦的价差在缩小,现在小麦又提高了,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就不明显了,玉米价格预计也要上涨了。
最近猪肉价格也有反弹,东北地区已经全线飘红,南方地区也已经止跌了,如果猪肉价格也出现触底反弹,那么对于养殖户来说就是大利好,毕竟已经有很多养殖户表示现在养殖亏损了,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起来,玉米作为饲料也就有上涨的需求端支撑了,玉米价格可以涨涨了。
如何看待郭桓案贪污金额达到明朝当年田税82%
郭桓案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空印案”和“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明朝十八年(1385年),郭桓等人,同各地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来被揭发,因为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此次案件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在本次案件中全国的地主豪绅被抄家的不计其数,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等人处死。
事情经过
朱元璋怀疑担任北平李彧与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等人共同舞弊,遂下令调查。不久,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等贪污。
罪状:
- 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税收,大大降低了国家的税收。
- 私吞浙江秋粮达两百五十多万石,当年浙江秋粮收入四百五十多万石。
- 税收巧立名目: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
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明太祖也因此下定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
此次贪污数额空前巨大,有说法当年郭桓案贪污达当年田税的80%,这其中不排除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也恰恰说明了这次案件的影响。而朱元璋早年的遭遇也导致了郭桓案结果的恐怖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
河南秋粮预计受损200万吨,滞洪区绝收已成定局,中国粮食还安全吗
这个河南洪灾秋粮受损200万吨,着实令人心痛!题主说中国粮食还安全吗?这个大可不必太纠结和担心。
试想我国有18亿亩可耕种土地,即使不用进口粮食,我国每年产出的粮食也足可保证粮食安全,每年还有大量的出口。
河南受灾损失,肯定的影响点总产量。但对全国产粮区总收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憾动关系。充其量等于全国粮食产区产量略降点足也。所以,根本影响不到粮食安全那么严重程度。
再说了,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化的深入发展和展开,化肥农药等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不断有粮食亩产创历史新高的纪录。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
有人可能说,我国粮食这么充盈安全,为什么还要每年进口部分粮食呢?从最简单的思路就可以看到,那是进口粮食肯定算下来成本要低于自己国产的粮食。否则,这样的交易是没人去做的。
那么,咱还种什么粮食呢?干脆进口粮食不是更划算吗?话虽这么说,可那“歪果仁”和中国人性格、习俗等不一样,他们心态变幻无常,和六月的天、小孩的脸一般,说变就变。就是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万一哪里不对劲,他会立时翻脸不认人的,那不是蹲了大底了吗!这在历史上已有过教训。所以,自力更生,不依赖进口。才是我们长远发展之计。
我国每年也向某些国家出口粮食的,这是贸易互通往来的需要和运作。